找到相关内容791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索达吉堪布:《解义慧剑释》讲记 第七课

    和除不成之诤论已经讲完了,现在讲除无必要之诤论。   子三、除无必要之诤论   不析量非量,唯依世人见,趣入胜义谛,   有些人讲量和非量的分析没有必要。像前面说的二月的显现及眼翳者面前显现的...进入(领悟)胜义谛,没有必要分很多。   很多人可能也这样想,包括有些修行人认为:学因明有什么用,学中观有什么用,只要认识胜义谛就可以了,只要开悟就可以了,除此之外没有必要学很多的知识…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解义慧剑|二谛|窍诀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3445986465.html
  • 格鲁派哲学思想述略

    世俗谛"与"胜义谛"并重。格鲁派"缘起性空"说对"有"的重视,完备了藏传佛教的思想体系。   【关 键 词】格鲁派/宗喀巴/缘起...Dhargyey, Tibetan Tradition of Mental Development《西藏心灵发展的传统》,Dharamsala,1974,第58页。)   (二)二谛说。在承认胜义谛的前提下...

    朱丽霞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0442394.html
  • 藏传佛教噶举派与格鲁派的“见”比较

    不能独立存在的,所以现象世界是空的。这是两派的第一个共同点。  两派在确定空观思想后,又开始进一步论述为什么世俗的人会迷惑于现象世界?是因为他们只以“世俗谛”理解世界,而不具备“胜义谛”。中观应成派认为...胜义谛……若不依名言,胜义不能达,若不依胜义,涅槃不证得。”⑤就此说明二谛的重要,然后解释二谛。世俗谛即一切世界之所有假立名言与文字、语言和示意。胜义谛即由圣者之无漏定慧亦使二现泯灭并不见为有无常断任何...

    叶治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91368819.html
  • 宗喀巴大师对“性空”的独特正见

    与外道断灭的见解相同,故不合道理。    另一派学者认为,“性空”的真义,是指世俗谛无,胜义谛有。换句话说,任何一法或一件东西,它的本体是实有的,是存在的;但是我们所看到的“外境”,是心里所现出的假象,是绝对的无,是不存在的。他们认为胜义谛的空若不是实有,就无法建立生死涅槃、作受等业果,而成断灭见了。    这一派的讲法,主张胜义谛有,和一般人认为“诸行无常,万法皆有”是一样的见地,仍然属于“常见...

    修慧法师编述

    |空性|中观|宗喀巴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7/2053404978.html
  • 宗喀巴大师对“性空”的独特正见

    断灭的见解相同,故不合道理。  另一派学者认为,“性空”的真义,是指世俗谛无,胜义谛有。换句话说,任何一法或一件东西,它的本体是实有的,是存在的;但是我们所看到的“外境”,是心里所现出的假象,是绝对的无,是不存在的。他们认为胜义谛的空若不是实有,就无法建立生死涅槃、作受等业果,而成断灭见了。  这一派的讲法,主张胜义谛有,和一般人认为“诸行无常,万法皆有”是一样的见地,仍然属于“常见”。这是非常危险...

    修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5242735.html
  • 印度宗派之舟

    基。对世界的认识  有部师把世界归入五蕴,十二处,十八界中去。五蕴包括有为法,其他则包括一切法。这个方面跟一切宗派相同,从有部到中观,上面的分类可以归入世俗谛和胜义谛当中去。  有部所说的世俗谛,...这种法的观念不会消失。胜义谛中分为无分之刹那,无方之极微,无为法。色法中最微细的极微,心法中的刹那无为法均是胜义谛。  有部中的世俗谛和名言安立的自性是一致的,胜义谛和实有的自性是一致的。有部讲三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60643107.html
  • 唯识性

    世谓隐覆真理,俗谓有相显现。又性堕起尽曰世,体相显现曰俗。谛者实义,有如实有,无如实无,有无不虑,名之为谛。  胜义四重中,第一世间胜义谛,体同第二世俗,即蕴处界等法。事相粗显,犹可破坏,故曰世间。圣者后得智所知,胜初世俗,故曰胜义。亦名体用显现谛,此异初俗,有体有用,事相显现故。第二道理胜义谛,同第三世俗,即四谛等法。此依知断证修因果差别所安立,故曰道理。殊胜无漏智境,胜前二世俗,故曰胜义。亦名因果...

    黄忏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2048079.html
  • 必须走的“中道”

    诸法皆非实有,众生毕竟不生灭,不过是在凡夫现量中一切才有了生灭存在。所以平常说发心渡众生实是指俗谛中而言,而我们学佛人应该发远离一切相状,无有任何六境(六根对六尘时)执著的菩提心,因为胜义谛的菩提心才是...不碍真,最后的实质乃是一回事。只不过发心不大或不够纯正,现量修学的境界就不高,进步自然也较缓慢。   胜义谛不是分别心的境界,心及心所之境则应为世俗谛。《华严经》云:“虽闻如来声,音声非如来”,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5054461.html
  • 问:什么是般若?

    般若释义 华译为智慧,但这个智慧,不是世间凡夫的聪明智慧,而是如来的圆常大觉,这种大觉,胜义谛中离于言说,今依世谛安立名相,假说有三。(参见:三般若)——《佛学常见辞汇》陈义孝编 三般若释义 ﹝出金光明经玄义﹞ 梵语般若,华言智慧。此三般若体是圆常大觉也。即此一觉,有三种德,故名三般若。 一、实相般若,谓本觉之体,非寂非照,离虚妄相,名为实相,即一切种智也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52877676.html
  • 从传统到现代──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

    morality)。第三句则强调自心的清净,兼摄戒定慧三学,贯通八正道,旨趣是在超越世间世俗带有功利意味的善恶对立,而建立纯属胜义谛层次的无漏善伦理,可称胜义伦理(supreme morality)。专...佛法的二谛中道观点重新诠释佛教伦理,则可以说,出家道与在家道、超世间的宗教胜义之善与人世间的伦理道德之善,乃至胜义谛与世俗谛等等的二元分化,以及两者高低优劣的评价,原不过是佛陀为了应机教化权且施设的方便...

    傅伟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45840391.html